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七里夫子

物种古老,成熟晚,生活在黑龙江水底的鲟鱼.

 
 
 

日志

 
 

磁器口古镇(MY足迹)  

2011-08-19 21:49:44|  分类: 走遍中华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2011年8月9日

现在,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面目都变得千篇一律了。

所以,只要当地有古镇,我都会去看一看,只有那里,还保存着不同城市的不同民俗风情。

在重庆人民大礼堂前觉得无趣,去渣滓洞和白公馆又太早,于是我建议去并不在计划内、但却要途经的磁器口古镇。

2002年,我来过古镇磁器口,它东临嘉陵江,建于宋代,有一个上岸码头,最早叫白崖场。

明朝时,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亡命隐匿于此,白岩场也改称龙隐镇。

直到1918年,地方商绅集资创建“蜀瓷厂”,名声渐大,镇上瓷器业达七十余家,外地装运的船只停满了码头,龙隐镇被民间称为瓷器口。因“瓷”字通“磁”,后来磁器口就成了正式的地名。

古镇过去有“三多”:庙宇多、名人足迹多、茶馆多。

磁器口曾经有“九宫十八庙”之说,现在得以保存下来且较完好的只有“宝轮寺”。寺中两大奇观:一是大雄宝殿中有两柱基石,一柱凸出地面尺许,一柱凹下几寸,但两柱平衡,历时千年之久,全殿无歪斜之影,可谓天工巧匠,堪称一绝。二是大雄宝殿佛爷座像前有一井,可通嘉陵江河边的“九石缸”,此井平时用石鼓盖上。

重庆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几乎所有文化名人都逃难至此,当然他们会到古镇来转转,这并不稀奇。于是古镇中就有了许多他们来此活动的记录,好此研究者不妨去看看。有意思的是,《红岩》小说中的“华子良”,当初就经常到镇上买菜,而且与地下党接头的地点便在磁器口的一栋房子里,只是说不清是那一栋了,这多少增添了古镇一点神秘色彩。

古镇目前保留下来最有特色的一景是茶馆。据说陪都期间,茶馆达100多个,如今百来米长的老街便有13家茶馆,家家茶客满座,古风犹存。

去磁器口古镇,还可以尝尝当地“三宝”,都是名特小吃:毛血旺、软烩千张、椒盐花生。

2002年6月,我在磁器口古镇南边还看见一“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有汪精卫夫妇长跪的塑像,树碑才3个月。据说是在1940年,由“陪都”各界人士捐建的,历时两年完成创作,但一直未树碑,直到2002年3月才正式将此碑树起。

此次前往,因有工地围墙相隔,未能如愿再见此碑。

磁器口古镇(MY足迹) - 七里夫子 - 七里夫子

 2002年的磁器口老街

磁器口古镇(MY足迹) - 七里夫子 - 七里夫子

 现在磁器口老街比过去整齐划一,好像店家的台阶也都提高了。

磁器口古镇(MY足迹) - 七里夫子 - 七里夫子

 2002年的磁器口牌楼。

磁器口古镇(MY足迹) - 七里夫子 - 七里夫子

 现在磁器口牌楼上的字从白色变成了金色,而且左后方的楼也改造过了。

磁器口古镇(MY足迹) - 七里夫子 - 七里夫子

磁器口背面刻“龙隐门”三字,讲的是明建文帝朱允炆亡命隐匿于此的故事。摄于2011年

磁器口古镇(MY足迹) - 七里夫子 - 七里夫子

 磁器口古镇茶馆特别多,坐在这里,凭栏听嘉陵江潮声,很有意境。摄于2002年
磁器口古镇(MY足迹) - 七里夫子 - 七里夫子

1942年完成创作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长跪俩人为汪精卫夫妇像。2002年3月才正式树立。摄于2002年6月

  评论这张
 
阅读(424)|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