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七里夫子

物种古老,成熟晚,生活在黑龙江水底的鲟鱼.

 
 
 

日志

 
 

“野路子”招聘(新闻职场告白55)  

2016-08-22 16:52:37|  分类: 职场告白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千年曙光采访回来,晚报的改版进入冲刺阶段。

从莫干山会议之后开始的改版策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提出思路到形成方案,我们一直忙到春节后。与此同时,晚报还制定了去江浙两省招聘记者的计划。之所以考虑去外地招聘,一是因为在上海要一下子挖到一批来了就能干活的采访熟手不容易;二是上海刚刚推出引进外地人才的《人才工作证》制度,正好为晚报去外地招聘提供了政策便利。像晚报这样去外地成批招聘记者,在上海新闻界还是首次。

本来,去外地招聘的工作由主编助理王沈利负责。他已经答应南京的接头人郭文才,第二天(正巧元宵节)赴宁,偏偏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领导临时通知,第二天要听取晚报班子对改版的汇报。反正招的都是记者,我又是晚报唯一采访部的主任,寿总临阵换将,让我负责第二天去南京招聘。他派了一辆车,还让我带上记者黄银龙一起去,调侃地说:“晚报出去招聘,派头总要有点的。”

这是一次速去速回的任务,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最复杂的人员筛选工作。出发前我打了个电话给在南京的郭文才:“明天晚上是元宵节,我想请南京各报有意来上海发展的记者吃饭。你帮我找符合如下条件的记者来:一、家不在南京而在地县甚至农村的;二、在南京报业已经干了两年以上的;三、年龄不超过27岁的。”

这三个看似很简单的条件,其实有独特的内涵:家在地县甚至农村的年轻人,能够在南京这个报业竞争白热化的省城立足两年,应该是有实力的记者;而年龄27岁以下的大都没有家庭牵绊,有着“四海为家,闯荡天下”的抱负。

200127日晚上,在酒桌上,我对赴宴的年轻人介绍了晚报改版、上海推出“人才居住证”政策等情况,强调在座的若有意可在10天内将自荐材料寄到上海。介绍完后,我与他们一一碰杯共庆元宵节快乐。

10天后,我在收到的材料中选了9份推荐给领导。因为早在元宵节那晚与这些年轻人的一一碰杯中,我已经通过他们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2001214日是情人节,我如法炮制再赴杭州招聘。在杭州招聘时我有一个体会,浙江山水秀丽地方富庶,年轻人性情飘逸休闲,对到上海来闯荡的欲望不像江苏年轻人那样强烈。尽管如此,我还是招来了两位很有才华的年轻记者,其中包括东悦杭读研时的同学赵毅。

之所以要特别提到赵毅,是因为裘总一听晚报又招了一名浙大新闻系的应届研究生,觉得人才结构重复,不想要。赵毅得知后,当天就想回杭州。我对他说:“既然来了,跟我们一起去莫干山,与裘总见个面再说吧。”

晚报改版启动时,再来莫干山还愿,这是裘总去年11月晚报采访部去莫干山开业务研讨会时定下的。20012月底,晚报的改版方案通过,人马也已到位,裘总兑现了再跟我们一起上莫干山的承诺。这次在莫干山,一是宣布晚报改版方案,二是裘总对晚报新进采编人员进行新闻纪律的培训。果然不出所料,当裘总看到赵毅后,立马就对这个精干的帅小伙有了好感。

晚报采访部一下子多了11名年轻人,在报社大楼进进出出,充满了活力。晨报副主编顾伟露出一脸的羡慕,一个劲地问我:“哪里招来的这些帅哥靓妹?”连《新闻报》管人事的干部也问我:“你怎么选的?”我乐得合不拢嘴,回答她:“我用的是野路子,非正规的,不值得推广。”

晚报采访部一下子扩大到23名记者,成为一个大部。我非常清楚这是一个过渡,按一般规律,任何单位如果有某个部门突然“独大”,必然会酝酿新的变动。

尽管明知这是一次过渡,作为部主任,我还是必须根据自己理想中的新闻理念,安排好23名记者的工作。我设置了热线组、经济组、党政组三大块。热线组是无条线记者,主要任务是应对突发事件和采访市民投诉;经济组打破传统的条线,按商品、资金、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服务等市场要素划分条线;党政组以政府机构与执法机构为主,在报道上以“城市管理、生存环境、社会治安”为重点,以“法、情、理”为思路。虽然这样的尝试还很不成熟,而且也不过就是一个多月时间的过渡,但这些对业务的追求影响了新来的记者。在他们后来成为《新闻晚报》的部主任及中坚力量后,只要遇到重大新闻题材的策划和操作,与我彼此会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和共鸣。

我曾经说过自己要做一名懂网络、会摄影、能开车的全功能记者。进入21世纪的记者,必须会驾驭最先进的科技传播手段,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我对新颖的采访器材一向非常重视。现在作为一个部主任,我想将整个采访部都装备起来。在报社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我发动记者寻找赞助并拿出部门基金,添置了两台“联想”笔记本电脑和四架“海鸥”牌数码相机,还有一架“索尼”的DIGITALMAVICA型号数码相机。不知道大家看到过这样的相机吗?它可以拍摄1280×960尺寸的照片,大小约200KB。有意思的是它的储存介质为电脑三寸盘,这种容量只有1.44MB的软盘最多只能储存六七张图片。20019月底,寿总派我去马来西亚采访一个亚太地区的高尔夫球赛,我就带着这架相机,包里为它准备了两大盒三寸盘。当然,我还必须带上笨重的联想笔记本电脑,每天将三寸盘里的图片移存到电脑上,以便第二天还能有足够的储存盘好用。至于采访用车,我们也积极想办法。曾有一家企业愿意拿车来换广告,但涉及到车的产权问题,这不是部门能做的事,报告打到报社,最后因种种原因没有批下来。没有一辆热线采访车,当时是我心中的一大遗憾。

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这支采访队伍的,因为部门里原来的“留守”记者年龄偏老,而新进记者以外地为主,不熟悉上海。有人担心这些“老的、少的、上海的、外地的”杂牌军承当不起艰巨的采访任务,也很难磨合在一起。我却对此充满信心,心情十分愉悦。一次部门里有一位“老刺头”又为一件小事亮起大嗓门“骂山门”,我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当心身体健康。”他朝我眼珠一瞪:“你什么意思?”我笑着说:“不管谁和我吵架,一转脸我就忘了,但我要是和你吵起来,恐怕你得生气两个月,这对身体不好。”部门里年轻人听到都笑起来,“老刺头”不再言语。

其实,无论“老的少的上海的外地的”,都各有长短。有些人喜欢吹毛求疵,甚至在正式会议上也把不同人群的短处作为一个话题来谈。而我则只对事不对人,从来不喜欢分什么“老的少的上海的外地的”。如果说作为部主任一定要面对人这个问题的话,那么,我喜欢去发现不同人群带来的不同文化、不同年龄层次所具有的不同特色,从而扬长避短,促使不同文化和特色慢慢在部门里交融,渐渐形成温暖、明朗、诚朴、FRESH、独特的部门小环境。

20006月到20014月,我在晚报唯一的采访部担任了10个月的主任,经历了晚报被称之为“留守”的这一艰难时期,欣喜地看到晚报从7名记者扩充为23名记者。我想起了寿总的那句预言:“只要框架还在,什么都会改变的。”

  评论这张
 
阅读(14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