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七里夫子

物种古老,成熟晚,生活在黑龙江水底的鲟鱼.

 
 
 

日志

 
 

从漏稿到独家(新闻职场告白63)  

2016-08-30 13:40:23|  分类: 职场告白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20035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出版《记者的真情告白》一书,书中收录我的两篇文章都有关跨部门大型采访。但这两次大型采访是不同类型的,其中《韩国货机在莘庄坠毁后……》记录了1999415日新闻晚报多路人马全面布局,无论时间还是内容上在全城都独占鳌头的报道;而《彻夜守候卢浦大桥18℃》则记录了20021011日新闻晚报先“漏稿”后“独家”,打了一个翻身仗的采访过程。

“卢浦大桥”的采访,可不可以看作是一次“亡羊补牢”、“后来居上”的成功案例?我在那篇文章里作了详细的介绍。

彻夜守候卢浦大桥18

20021011日和12日发表在《新闻晚报》头版和二版《彻夜守候:18℃》等4篇新闻稿,在上海新闻界获得好评,但如果没有在这之前寿光武主编在编前会上的几次批评,恐怕就不会有这样一次采访。

107日上午10:00,上海“十五”期间重大工程之一——卢浦大桥取得重要进展,主桥拱肋合龙段吊装到位。

不知怎么,当天早晨出版的《解放日报》、《青年报》等在显著位置抢发了卢浦大桥合龙的报道。

中午编前会,寿光武主编严厉地责问:为什么本报记者会漏掉如此重要的新闻?

回答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关方面没有通知《新闻晚报》采访。

下午,《新民晚报》送到了,只见该报以通版方式,强势报道了此事,文章不仅有通稿,有现场速写,而且配发了图表、资料、言论和多幅新闻图片,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比较之下,必须承认,我们输了这一仗。

第二天(108日),作为补发消息,《新闻晚报》头版刊发了同题报道,并配发言论《大桥博物馆》。4版显著位置刊发卢浦大桥施工技术等情况,并配发了3幅新闻图片。但中午编前会上,寿光武主编在评点这些晚了一天的报道时,再次对昨天的“漏消息”提出了批评意见。

连续两天编前会上的批评,让跑市政建设条线的年轻记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私下里的建议

《彻夜守候》等4篇新闻稿,最终是记者集体采访完成的,但最初的采访思路,是我在108日听到编前会第二次批评后,私下里对条线记者的一个建议。

尽管我是社会新闻部主任,市政建设并不是我部门的条线,但在编前会后仔细阅读了上海媒体对卢浦大桥“合龙”的报道后,觉得这些媒体都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他们把主桥拱肋合龙段吊装到位当成大桥合龙了。这完全是两码事呀!因此,我认为《新闻晚报》还有亡羊补牢,出奇制胜的机会。

当天晚饭后,在吸烟区我碰到了条线记者。作为“老记”,我对他说:其它报纸报道卢浦大桥已经合龙消息并不准确,只不过是主桥拱肋合龙段吊装到位,正式合龙还要等待合适的温度,这才是真正的新闻“大鱼”。这两天,温度的等待仍在进行中,还是个悬念,所以,好戏在后头。

我认为,守候中会有情感、有故事,建议他到大桥工地现场,同建设者一起守候温度,抓好现场报道,打一个出人意料的“翻身仗”。

这只是一种私下里闲聊时随便提出的建议,我从心底里希望他能用自己的方式提出采访计划,并实施成功,从而走出这两天挨批评的“阴影”。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两天过去了,分管条线部门对我私下里建议的反馈是:兴趣不大。

1010日中午编前会,寿光武主编再一次提到卢浦大桥的采访。我想起已经被“退回”的建议,于是提出自己想上卢浦大桥采访。

“采访的主题是什么?”主持报稿的副主编JP问。

“守候温度。”我这样回答。我谈到多少年前的一个清晨,红红的旭日下,一群工人的剪影,在哨音和劳动号子声中,吴淞路闸桥合龙时带给我的感受。我喜欢感受这样的劳动场面,我有一种创作的欲望。

也许我这个年龄(49岁,年近半百)还用这样的语气来说明选题的意义,显得不成熟?编前会上所有人听了我的话都笑了,寿光武主编说我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我想我的建议要遭到再一次“退回”了。出乎我的意料,寿总在编前会当场拍板:经济新闻部和社会新闻部合作,抽调记者白华阶、刘昕、赵毅、实习记者郭峰,组成“守候温度”采访小组,由我带队上卢浦大桥工地。

卢浦大桥的采访,就这样被“搞大了”。

像猎人般耐心守候

下午17:00多,我们分头来到卢浦大桥工地。没想到,下午15:00,这里刚召开过紧急新闻发布会,内容是今晚大桥拱肋要合龙!在人已散尽的会议室里,有一份被人遗忘的出席名单,近20家新闻单位中,仍然没有《新闻晚报》。

假如再晚一天,我们将输掉第二仗。真是侥幸!我惊出了一身冷汗。

大部分媒体的记者拿着工地指挥部的统发稿回家了,只剩下几家还算敬业的记者想等着看到大桥拱肋最后的合龙。

我们避开同行,在夜色朦胧的大桥下进行了简单的分工:赵毅,盯着大桥总指挥;郭峰,采访大桥附近的居民;刘昕,上大桥的拱肋顶上;白华阶,负责摄影;我,留在会议室“察言观色”进行调度。我强调最后见报的稿子要“见人”,要写出所有“守候温度”的人的感情变化。

我们像猎人一般悄悄地散布开来,每一个记者心里都十分清楚也十分兴奋:今夜,尽管我们没有统发稿,但我们是最有创意的,无论大桥合龙还是不合龙,我们都将守候到采访的成功。

性格外向的刘昕穿着高跟鞋和裙子爬上100米高的拱肋后,她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不顾安全员要撵她下桥,掏出手机就给远在北京的女儿打电话:“我在世界第一拱桥的顶上呢!”

彻夜守候并不寂寞

制约合龙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经过科学计算,当气温达到18℃时,两岸伸来的连接板和连接端口上的两个圆将完全重合,30毫米粗的1600根螺钉将穿过圆孔,将拱肋固定在大桥之顶。

接近半夜了,温度仍然在20℃以上。几位敬业的同行也撤离现场,只剩下一家电视台的记者和我们。

没想到就在此时,寿光武主编会来到卢浦大桥工地,看望在一线采访的记者。经济部主任肖坤,也带着记者顾万全和时晔跑到工地了解采访情况。此夜,《新闻晚报》众多人马在卢浦大桥工地指挥部相聚,热闹非凡。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卢浦大桥项目部总经理丁浩见状十分感动,当场与寿总相约:合龙成功后,一定要到《新闻晚报》作客。

24:00过后,工地上的记者只剩下我们。前方不断传来温度报告:20.5℃;20.4℃;20.3℃……

0:30,工地上守候温度的人开始怀疑能否成功合龙,几家大报的夜班编辑部再三打来电话,询问到底能不能合龙?当听到不能确定的回答后,他们只好无奈地从版面上撤下了紧急新闻发布会上的统发稿。

也有没将统发稿撤下的报纸,再次闹出了“拱肋已经合龙”的笑话。

只有我们,耐心十足地继续守候。

凌晨2:00许,指挥部传来上海中心气象台的电话,由于受暖流云团影响,气温很可能维持现状。仅仅就差2.3℃,在卢浦大桥的顶端,上下两个圆孔因差了10毫米而不能合龙。

此时,我们一边开始在手提电脑里挑选拍好的数码照片并撰写稿件,一边等候着指挥部最后的指令。

凌晨4:0070多名工人带着遗憾从拱肋顶端分别向浦东、浦西撤离。

直到4:20,见丁浩和其他工程师们聚到办公室商讨下一步方案时,我们才从工地撤回报社发稿。

工人向我们要报纸

1011日,《新闻晚报》头版刊登了消息《卢浦大桥合龙依然只欠温度  彻夜守候18℃》,二版刊登了长篇通讯《等候温度  等候辉煌——来自卢浦大桥建造现场的报告》。

至今,我还能清晰地记得,赵毅在看了我写的开头后,十分肯定地说:“我比你写得还要好!”他把电脑中自己写的那一段(整篇通讯是大家分着写的)传给我,还跑到我的面前,得意地读给我听:“等待婴儿的第一声啼哭,等待黎明的第一道曙光,等待丰收后的喜悦,等待成功后的泪水……无数人在等待,而他们,等待的只是温度,只是18℃。”

我坐在那里听着,就好像在听他倾诉这一夜守候时内心里聚集起来的激情。

而早班编辑一看到白华阶那张工人坐在拱肋上抽烟等待的图片,便拍案叫绝。图片里,工人们就好像大战来临前守候在战壕里,他们的动作、表情恰到好处的烘托了“守候18℃”的主题。

报纸上摊后,一位媒体朋友打来电话笑嗔道:“像你们这样干,让别人怎么办?”

当天下午,卢浦大桥工地也打来电话,向我们要报纸。他们说,在卢浦大桥的这么多报道中,真正写出我们工人的,就是你们《新闻晚报》。

这正是我们采访“守候温度”的初衷:在报道中要“见人”,要见到人的感情、人的命运、人的变化。

后来,晚报的业务内刊《纸上谈兵》评论这次采访报道说: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我们的第一仗虽输了,但我们还有亮点。我们的第一个亮点是把通宵守候时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了,不仅有大桥的建设者,有他们的家人,还有大桥边上邻居们,正可谓大桥连着上海人的心。一点放大,不及其余,也不失为一种对应之招。而且《彻夜守候:18℃》标题做得好。”

一个悄悄的电话

我们在文章的结尾许诺:“本报记者将与大桥建设者一起再次守候,等待下一轮明月升起,直到桥拱划上优雅的弧线。”

但不知为什么原因,卢浦大桥指挥部第二天决定当晚强制合龙,却没有通知任何新闻单位。

好就好在我们的彻夜守候、我们的写稿角度与工人结下了友谊。晚上,有一位建设者,从卢浦大桥的拱肋顶上私下悄悄地用手机给刘昕打了一个电话:你们快来!我们正准备强制合龙。

“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即上工地!”我通知采访小组的所有记者。

熬了一个通宵,此时又在外面采访的白华阶听到消息后,竟在高架道路上用110码的速度,驾驶那辆还在磨合期的桑车往工地赶。一到工地,他背着沉重的摄影包,忘记了自己的腰肌损伤,从桥面一口气爬上垂直高度达50米的拱肋。

那里,除了施工工人外,只有和我们差不多同时到达的电视台记者。

据说,这是那天我们凌晨420分撤离工地后,丁浩和工程师们商讨到天亮,最终定下的方案:不再等候18℃。

施工方案是用8只每只50吨顶力的千斤顶,分别安装在上、下游的“关节点”上,对拱肋进行顶推,温度收缩所欠下的钢板圆孔距离,将由千斤顶来实现。即使天公不作美,一切也尽在建设者的掌控之中。

21:00,月牙映在了江心,1600套螺栓安稳地将连接板牢牢固定——强制合龙成功了!

曾经遗憾撤离拱肋的工人,在“彩虹之巅”打开了喷射而出的香槟,粗犷有力的欢呼声响彻在黄浦江上。作为惟一在现场的报纸记者,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才是天时、地利、人和。

就像听春天麦地里小苗的拔节声,我们聆听到了上海这根脊梁骨的合成之声。

从此之后,大桥拱肋在热胀冷缩中不再前后错位。卢浦大桥不再守候温度,她将穿越城市,一往无前。

1012日,《新闻晚报》头版和二版再次刊登了我们两篇详实而充满激情的报道。

那心情正如这天我们文章开头所说的:“昨夜无云,明月升起的时候,我们终于守候到了辉煌。”

在记者和建设者之间架起彩虹

1017日,来自上海建工集团卢浦大桥项目部的负责人丁浩、周杜鑫、秦宝华、蔡忠明应约做客本报,在宽敞明亮的6楼大礼堂给全体《新闻晚报》同仁作了精彩的报告。 

报告会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建设者还向本报独家披露了卢浦大桥连创的10项世界纪录。

解放日报集团副总编、新闻报总编裘新用“天人合一”来描述造桥的最高境界,他说:这座桥、造桥英雄、晚报报道者、实事求是的精神让我们感动。他代表报社向建设者们赠送了一本记录新闻晚报记者和造桥英雄奋战两天的现场照片集,还有那两天经过编辑们精心打造的版面清样。

47天后的123日,在策划“申博”成功之夜的采访时,我们回访了卢浦大桥的建设者,因为到2010年,从南浦大桥到卢浦大桥止,那里将是宏伟壮观的世博会馆中心。在《新闻晚报》的策划下,曾经采访过卢浦大桥拱肋合龙的记者,再次登上卢浦大桥,同建设者们又一次共同打开香槟酒。

从“漏稿”挨批评到“申博”成功之夜的独家策划采访,我们在卢浦大桥上,真正跨过了另一座“大桥”。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卢浦大桥的采访有很多技巧值得总结,比如精细的比较、准确的判断、“以人为本”的角度等等,但最重要的就是“激情”两个字,没有激情,就谈不上技巧。我们需要激情,有激情才会有创意、有活力,才会有好作品产生。

  评论这张
 
阅读(13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