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七里夫子

物种古老,成熟晚,生活在黑龙江水底的鲟鱼.

 
 
 

日志

 
 

超乎想像的插队之情---走访贫困知青的感受  

2011-01-23 22:49:11|  分类: 原创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春节临近,爱辉知青联谊会理事今天兵分三路,对梳理出来的贫困知青上门慰问。

一份红包,一封慰问信,礼轻情重。这已经是开展这项活动的第十一个年头了。

今年感受最深的,就是随着知青近年大批地从岗位上退出,他们那种隐藏在心底的插队之情正慢慢地腾起。

这种情结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想像,即便是处在贫困中的知青,他们也一点儿也不比其他知青逊色。

一对同患癌症已经三年的知青夫妻,原来都在三好大队插队,我不经意地发现,他们家的花盆里种着番茄,水瓶里养着白菜。

这对夫妻笑着说:也许这辈子没机会再回第二故乡看看,这也算是增添些农村的氛围吧。

一位陪我们去走访的后拉腰子知青对我说:2010年,他带儿子一起回生产队去了,因为生产队旁的知青林里,有他老婆的衣冠冢。那是2004年,病中老婆反复唠叨的一个心愿。

他实现了曾和他一起插队的她的遗愿。他动情地告诉我:这6年来,每到清明,老乡们就会去那片知青林给她老婆扫墓。

按照分工,我今天仅仅才走访了三家贫困知青,就有了这些足以让我感动的细节和故事。

5000多名爱辉知青,将会传递给我们多少这样的插队之情?

一定是超出我们的想像的。

最后,我本来不想在这里说的,想了半天,还是说一下吧:

被走访的一位后拉腰子的女知青已经去世十来年了,她的儿子,现在才读大二;她的丈夫,一位当年黑龙江兵团的上海知青,拿了多年失业金,做了多年志愿者。

这位老实巴交的老知青从未向任何人诉过苦。今天见到我们,像是低低自语:我们兵团知青也每年聚会的,但都是有“力把”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不像你们爱辉知青,会跑到我们困难知青家中来。

这些知青,或许不会参加我们大型的“AA”制活动,或许没有能力回一趟第二故乡,或许连小范围的本队知青聚会都不好意思出席。但我要说,他们同样会怀念风华正茂的经历,同样有着热血沸腾的插队情结。

他们,不同样值得我们尊重和关注吗?



  评论这张
 
阅读(208)|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