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七里夫子

物种古老,成熟晚,生活在黑龙江水底的鲟鱼.

 
 
 

日志

 
 

198、我会等你【边境插队手记】  

2013-11-23 08:28:49|  分类: 插队手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十分无聊。

已经是920日了,天气渐凉,下起秋雨,淅淅沥沥地,滴打在枯萎的草地上,秋风吹起满地的黄叶。我透过水灵灵的玻璃,痴痴地望着,天色就渐渐地暗了下来。

在录取通知书下达之前,我不知道今后会生活在哪里,唯有耐心地等待。

同样,身在上海搞病退的晓雁也在等待我的消息。这是我刚接到的她的来信:

“你好!

看到你94日的来信,感到苦闷减去了一半。反复看了好几遍,总觉得看不够。

这天,又有人来探我的想法,先问我关于你高考的事。

我说:‘考是考得进的,但不知是什么大学,很可能考在本省。我不管他考在什么地方,都要等他的。’

又问:‘你去过他家里吗?’

我说:‘他父母不同意,我也无法去,不过他本人是同意的。’

以后,这个人就再也不来了。

还有一件怪事,有人竟然到我家找我母亲,在我母亲面前大讲特讲她儿子怎么怎么好,在部队就要复员,如果在上海找女朋友结婚,就可以回来了。

然后,她又要对我讲她这个儿子。我对她说我有事,就走了。

我现在在学日语,你回来时,把那本《青年百学丛书》带回来,我也准备学点数学。病退回来后,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靠自己的本事,所以我准备下功夫学点文化吧。

1978913日 上海”

 

绵绵秋雨,可以让人感到冬天即将到来的寒意,带着点命运未知的惆怅,在天色完全黑暗前的余光里,我提笔给晓雁回信:

“你好!

今天接到你13日写的信,你对我挂念的事作了回答,我很高兴。

不知怎么搞的,我对那些劝你的人都有一种对立的情绪,我对自己说:这种情绪没有必要。但我却抑制不住这种情绪。当看到你回绝了他们时,我的这种情绪才得到了释放。

 

想起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恋爱过程,从农村工作时的默契,到你傻乎乎地听我讲故事;在听到父母不同意的消息后你哭红的眼睛,到我们因为高考和病退而无奈的分别……在爱情方面我们懂得很少,却彼此却懂得了很多。

 

还记得那次回上海,在西岗子“革命村”上来几个农场上海女知青的对话吗?

她们情愿找一个跷脚麻皮,也不愿嫁给一个拿工分的插队知青。如果下乡知青也分成几个层次的话,像我们这样插队的知青,在某些人眼里就是最低层次的了。

不过,古人云‘后生可畏’,讲的就是年轻人身份如何并不重要,只要文化和道德的底蕴在,将来的变数是难以估量的,我们现在就正处在这样的变化中。

还有两三天,录取通知书就要下来,那时我就要动身去大学报到了。

我和你在农村的通信从此结束,到大学里我会把新的地址告诉你,你别再往生产队写信了。

1978920日 爱辉”

 

刚写完信,肖明来了。

生产队此时知青已经所剩无几。自从统考结束后,我无所事事,肖明每晚下班后,都会到我的房间里来,喝一会茶,聊一会天。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他没跟杨曼彤一起回上海搞病退的原因很简单:想等到年底分红结了账再走。

那晚,肖明喝完茶要走,我送他出门时劝了一句:“早点回上海去搞病退,等我走后,没人再陪你说话聊天了。”

肖明说:“不急。只是人都走光了,寂静得有点可怕,我每天都用木杠把门顶上睡觉的。”

说完,他踩着月色回去。

 

我却是对怕没有了感觉,等他走了后,就一个人静静地躺着看书。

门是虚掩的,在睡梦中,恍恍惚惚地听到门在风中的晃动声,使我还能感觉到这世界的动静和真实。

张家的兰兰被抽到爱辉历史陈列馆当解说员了。那天我去陈列馆看到一本旧版的《瑷珲县志》,县志里记录了一些当年的民间歌谣,觉得很有意思,就向她借来,晚上没事翻着看看。

其中有一首歌谣叫《推黑河》,控诉了1900年沙俄入侵中国,砍杀中国人并把他们推到黑龙江里淹死的行径。

“一更里,小寡妇,两眼泪汪汪。想丈夫,在黑河,他把命丧。骂一声外国鬼,丧尽了天良,大不该,将奴夫,推到了大江。

二更里,小寡妇,两眼泪淋淋。我丈夫,再不能,转回家门。家中里呀,撇下了年迈的娘亲。可怜她呀,只哭得,泪水难尽哪。

三更里,小寡妇,闷坐窗前。怀抱着,苦命儿,眼泪不干。最可叹,你父子,就未曾见面。总然是呀,长成人哪,也难报冤。

四更里,小寡妇,想起了当年。你在外,捎钱钱,孝敬堂前。家中事呀,过日子,不受困难。三二载呀,转回家,夫妻团圆。

五更里,小寡妇,一夜未眠。只恨那,外国鬼,无理野蛮。他害我呀,中国人哪,也有几万。听说是,推大江,叫哭连天。”

我看完掩书感叹:下乡爱辉八年多,老毛子侵占江东六十四屯的历史不知听了多少遍,可不知为什么,这样生动的民谣却从来没人说起过。不过才70来年,在民谣的产生地,人们就已经无法知晓它的唱腔和表现形式了。

再过70年,人们还会知道知青在这里是如何生活的吗?

  评论这张
 
阅读(685)| 评论(8)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